我们的“留言”功能开通啦,您可以在每篇文章的最下面找到“写留言”,点击就可留下您对本篇文章的见解或意见,欢迎多多参与和我们互动!
今天供暖第一天,小编家里温度简直杠杠的,要是能在家赖上一天床,那绝对跟神仙一样了!
but,洗漱完毕的小编一推开门,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啥都不说了,今天必须听我母上大人的!
但有个事小编想提醒下大家
供热正式开始后
如果你家室温没有达到8℃
可以向对应热企申请免费测温
因热企责任导致不暖居民可申请退费哦!
根据热企的服务细则:用户室温不合格,供热单位应按照下列标准向用户退还采暖费:室温在4℃—8℃(含4℃)的,退还不合格天数采暖费的50%;室温低于4℃的,退还不合格天数采暖费的00%。
如果你家暖气真出现问题了,赶紧看看你家归哪家供热企业管,然后打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事可不能拖,不然可得折腾你整个冬天了
另外,暖气来了,小编还得提醒大家,千万提防“暖气病”!
没供暖前家里冷飕飕,人人都将自己保护得很好,生怕得病。然而暖气一来,暖意融融的环境让人顿时卸下“防备”,如果供暖初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好,“暖气病”可能会趁虚而入哟!
何为“暖气病”?"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北方地区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就会引发人体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毫升水分。使用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和皮肤、眼睛部位等都会跟着“遭殃”。2“暖气病”的危害有哪些?●呼吸系统
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就会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每天应该在—2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另外,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3怎么应对“暖气病”?◆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通常,室温8℃至24℃之间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多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以动治"冻"
所谓以动治"冻",就是要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减少"暖气病"的发生。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专家认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多摄入湿润、温热的食物
要多喝水,研究表明每天需饮2毫升的水。体内缺失水分,新陈代谢受阻,会加速衰老。还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为了预防"暖气病",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供暖季还会引起皮肤干燥,导致瘙痒症,因此洗澡时水温应在32摄氏度左右,不宜过多使用香皂。tips这些事情要注意
、供热管道上的各个阀门,经调试后不要随意关闭或开启。 2、加湿器不宜长时间开启。加湿器是通过将里面的水雾化传播到空气中,以起到湿润空气作用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室内干燥,但一旦温度、湿度适宜,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就会快速生长、繁殖,抵抗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儿童等人群吸入细菌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3、出入家门注意增减衣物。供暖期间,室内外温差加大,因此,一旦离开有暖气的环境,一定要注意及时根据温度变化多穿衣服。人体较为适宜的温度是6℃—20℃,以8℃最为理想。所以从暖气屋进出时,应该先让身体适应即将接触到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