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结膜炎主要是由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物理化学因素:烟尘、紫外线、药品、有毒及刺激性气体;免疫性病变:花粉、细菌毒素等
二.临床表现
症状:异物感、灼热感、痒、畏光、流泪,但视力正常。
体征: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睑肿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
三.分类
根据结膜炎的发病快慢可分为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结膜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免疫性、化学性或刺激性、全身疾病相关性和不明原因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结膜炎类型分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沙眼。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引起,以结膜充血和大量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俗称“红眼病”。
1.临床表现
症状:1.发病急,潜伏1~3天
2.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畏光,视力正常
3.早上睁眼困难
体征:1.眼睑水肿、结膜充血
2.脓性分泌物
2.治疗
1)冲洗结膜囊:生理盐水,或3%硼酸
2)局部抗生素治疗
3)禁止包扎和热敷
4)注意预防:消毒隔离
3.预防
传染途径:接触传染
患眼分泌物→水、物、手→健眼传染
防止接触传染:
不用手揉眼勤洗手
分盆分毛巾
患者不到公共场所
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常合并有角膜病变,起病重,症状重,双眼发病。
1.病因
病毒性结膜炎由腺病毒8、19,29,37,70型肠道病毒引起。
潜伏期:5~7天
2.临床表现
症状:
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伴有水样分泌物。
体征: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48小时内出现滤泡和结膜下出血。角膜可出现斑点状上皮损害。
结膜炎症最长可持续3~4周。
3.治疗
局部冷敷和使用血管收缩剂
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以抑制病毒复制(疱疹净、利巴韦林等)
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
做好消毒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沙眼
沙眼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接触传染可致盲,睑结膜面上见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样的乳头滤泡故名沙,现因营养及卫生条件的改善在大城市发病率较低。
急性期:(可治愈)
1)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
结膜充血、粘脓分泌物
2)上睑结膜乳头增生、穹窿部布满滤泡
角膜上皮有灰白色点状浸润
3)1~2个月后进入慢性期
慢性期:
充血减轻→睑结膜肥厚→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滤泡坏死→瘢痕形成
沙眼并发症期:
1.睑内翻及倒睫;2.睑球粘连;3.结膜干燥症;4.角膜混浊;5.上睑下垂;6.慢性泪囊炎。
治疗措施:
防止接触传染
氧氟沙星滴眼液
连续用2-3个月
也可用海螵蛸刮沙眼或沙眼滤泡挤压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