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学middot散文作者杨惠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1

红眼病,有喜

文/杨惠惠

村里的叔叔在城里卖完炭,深夜带一个同乡来家里。八十年代初那时是没有条件讲究的,来了客人就在家住,做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又留在城里上班教书,无疑父亲在乡亲的眼中那是最有出息、能耐的。

很自然,家里小卧让给叔叔们,两个哥哥和我们一家五口满满当当挤在外屋大床上。虽对叔叔贸然带个外人来家住颇有怨言,但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说什么。父亲照例嘘寒问暖经由地吃喝,母亲则强打精神赶紧去厨房做饭。

第二天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的眼睛毫无预兆的流眼泪,眼屎一坨一坨,总也擦不尽。上下眼皮似被粘住,又痛又痒,像进了沙子一样硌地疼。鼓起勇气跟老师请假,老师一看惊呼“啊,快回!”于是我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依稀在眼缝里看见前面有个背影像二哥,这个点没下学,他怎么往家跑?“二哥,你不上课咋回来了?”

“哎呀,眼难受了得不行!”,二哥不耐烦的答道。“啊,真是!”二哥的眼和我一样。

到家了,真奇怪,往日紧锁的门大开,母亲在镜子前扒着眼睛,突然看见我和二哥进来,吓了一大跳。“妈,你哭来?”二哥努力地睁开眼,看见妈妈又红又肿。

“啊,你们咋也成了这了?”话音没落,父亲捂着眼回来了,看见我们一愣神,

“咋滴都回来了,同事们看见我眼睛红了,说是不是红医院,你们也是?”

“对!”我们异口同声。

“再等等,估计你大哥也快回了!”父亲在这个时候仍然很淡定。果然大哥比曹操还快,眼睛比我们得还红,眼屎糊糊狼狈的,看见我们大惊,“怎么全都回来了?”

“就等你了,红眼病!”大家齐声答道。

“人齐了,去医院!”父亲依然冷静地指挥着大家,我们一个一个捂着眼睛手,拉着手相互招呼着,父母呼儿唤女,一家五口捂着眼浩浩荡荡走在大街上,引的街上的人纷纷侧目观望。

医院,果然坐实“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又叫“爆发眼”。医生问了详细情况,分析原因开了药。这时母亲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昨晚我在厨房做饭听见小叔子在卫生间悄悄问三留眼睛好点了吗?“就是那个三留随便用我们的毛巾传染的!”,我们用微弱地视线“犀利”得一致看向父亲,父亲也不好意思摆摆手“知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人都宅在家睡到自然醒,每天洗眼睛、滴眼药水、吃药。老师带回话来让我们兄妹三人这几天也不用上学,父亲平时忙的一年不着脚,怕耽误学生上课,大义凛然要求上班,被领导体贴地安排给其他同事代课,并告知“辛苦多年了,这两天好好休息!”全家人因祸得福,聚在一起听听收音机,父亲给我们讲讲小时候的故事,高兴了还唱两句;母亲顿顿给我们做好吃的,而我和两个哥哥不用上学写作业,快乐得像一匹匹小马驹一样。母慈子孝、其乐融融,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一周后全家竟然白胖了些许,鸡飞狗跳地日子仿佛离我们很远……

作者简介:杨惠惠,70后,山西省晋中人,介休市作家协会、朗诵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当代文学》(海外版)、《精短小说》、《文学百花苑》、《河南科技报》、《乡土文学》等报刊杂志。散文《等待春天》获“鼠”我幸福全国新年主题诗文大赛“佳作奖”;《家有考生》获“聚力阅读”全国“我的高考记忆”征文新人奖。

声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本平台采用图片、音频选自网络。文、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yf/5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