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小毛病”,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会使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肠炎、肝炎、胃炎、胰腺炎……炎症性疾病生活中并不少见。
你一定好奇,炎症距离癌症到底有多远?
炎症,有时是癌症的帮凶
医学上,癌症,是指恶性的肿瘤;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近年研究表明:
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4/5的癌症患者找不到慢性炎症背景,然而,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
简单的总结下,就是炎症有时候会是癌症的帮凶,是可能引起癌症因素之一;而有时,炎症是癌症的伴随现象。
1.肠炎→肠癌
不一定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就吃点消炎药,结果治标却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2.肝炎→肝癌
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3.胃炎→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4.宫颈炎→宫颈癌
并不是所有宫颈炎都会癌变,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如果不治疗,8-10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而对于淋球菌、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是不会发展成宫颈癌的。
不过,这也提醒女性朋友们,平时要注意卫生问题,用洁净的内裤、卫生巾等;性生活要注意自我保护,最好使用避孕套。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有多次流产或分娩史、有性传播疾病等人群更容易感染HPV病毒,最好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5.胰腺炎→胰腺癌
80%的胰腺癌患者都有胰腺炎的病史。一般来说,急性胰腺炎如果反复出现,不好好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增加了胰腺癌变的风险。
合理饮食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酗酒和暴饮暴食是引起胰腺炎症的“凶手”,平时要尽量避免。
6.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毫无疑问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不过距离癌变还很远很远。虽然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可能转变成癌症,但也有研究数据表明,未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因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必有担心癌变的心理包袱。
男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水,不憋尿,注意意保暖防止受寒,尽量避免久坐等行为。
7.乳腺炎→乳腺癌
并不是所有乳房疾病都能和乳腺癌扯上关系,一般来说,非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没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乳腺囊肿、乳腺炎、乳头排液等。虽然乳腺炎常见于女性生育后的哺乳期,由于女性哺乳时的不正确处理所致。但非哺乳期也会出现乳腺炎,最好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伤害乳房,也许会增加癌变几率。
建议女性要勤换内衣,不要攒在一起洗,最好少使用洗衣机清洗内衣。
8.鼻炎、鼻窦炎→鼻癌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任何研究表明鼻炎会导致鼻癌。
不过,也不排除急性鼻炎引发急性鼻窦炎症,甚至反反复复转化为慢性鼻窦炎症。而据研究,大部分的上颌窦癌患者均伴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并且鼻窦炎的鼻窦发病率与鼻窦癌的发病率成正比。
9.咽炎→咽喉癌
有些慢性咽炎患者担心反复发作咽炎会引发癌症。其实不必担心,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几乎是“平行”的两条线,难以交叉。但这也不能成为不重视咽炎的借口。
不过,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比如鼻咽、口咽等下咽癌,这点要小心。
炎症有时是癌症“帮凶”,但不是所有炎症都会癌变,面对炎症不应该恐惧。
延伸阅读:
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
炎症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
一旦部分机体“遇袭”,炎症反应随时可能发生。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
这些年,我国各类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也是逐年升高。
与癌症相关
目前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危及心血管
血管中脂肪斑块的形成会引发慢性炎症,吸收白细胞,变得越来越大,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脏病发作。
损伤骨骼
炎症如果发生在关节,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感,例如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胃肠道的炎症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这是因为炎症阻止人体吸收重要的骨骼构建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
精神抑郁
年一项研究显示,炎症会引发情绪低落、缺乏食欲和睡眠不佳等抑郁症状。先前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炎性蛋白含量较高。
其他疾病
众多研究证实,炎症还可能打破肠道细菌平衡,诱发肠道疾病;
肺部发生炎症,会引起液体聚积和气道变窄,造成呼吸困难;
慢性炎症会诱发2型糖尿病,导致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存在关联性;
牙龈的炎症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系。
喜欢在夏季发作的炎症
有些炎症类疾病容易在夏季高发,而且和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密切关系。
鼻炎
鼻炎患者进入空调房,冷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内丰富的末梢神经和血管,进而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如果空调长期不清洗,过滤网上的灰尘、尘螨等,也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
对冷空气敏感的人进入空调房前,在门口交界处多站一会儿,让鼻腔对温差有个适应过程后再进入;
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可调整为26℃左右;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开空调应定时开窗透气。
出现相关症状,怀疑是过敏性鼻炎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司机、白领等人群,由于工作忙碌,经常喝水少、长时间憋尿。加上夏季温度较高,出汗多,容易引起膀胱和尿道感染,出现炎症。
女性的尿道口在汗腺丰富的会阴部附近,在高温潮湿的夏天,细菌繁殖快,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
建议每次外出前,最好先排一次尿,工作、学习中应多喝水;
工作中避免久坐,有利于排尿,有尿意时,要及时排尿;
排尿相当于给膀胱和尿道做了一次冲洗,有助预防细菌繁殖和出现炎症。
妇科炎症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喝水不足等原因,妇科炎症更为高发。
女性私处的清洁需要有个“度”,如果游泳、旅行住宿时的环境不洁、不勤换卫生巾或护垫,可能感染阴道炎等妇科病;但如果每天用洗液清洗私处,过度清洁,也同样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女性使用卫生巾、护垫期间,建议每2~3个小时更换一次。
盲目使用洗液,反而可能破坏阴道的自我防御系统,加重或引起疾病。
正确的清洁方式是:每天更换内裤,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
“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结膜炎,常在夏季高发。
一旦感染,常出现眼睛发红、痒、流泪、怕光、眼屎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针扎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红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接触了被红眼病人眼泪及眼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毛巾、公共汽车扶手、钱币等;或被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等,都可能染病。
预防结膜炎,提倡勤洗手、洗脸,千万不要用手和衣袖擦、揉眼睛,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应在用完键盘后勤洗手。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6招减少炎症
坚持锻炼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
而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有利于身体健康。
无炎饮食
很多果蔬含有抗氧化物,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抗击炎症,比如菠菜、西兰花、西红柿、洋葱、樱桃等。
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对抗炎症。
相反,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加工肉制品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应该少吃。
睡眠充足
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每天6~7小时必不可少。长期缺乏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经常喝水
多喝水有利于排除体内废弃物,女性尤其要多喝水。如果女性体内水分不充足,很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学会减压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人体内分泌紊乱,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学会善于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注意防护
不要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化学品、二手烟环境下,医院感染区,应该戴口罩,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外源性感染。
多数时候,病毒感染的炎症都有一定的自限性,随着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的增加,机体会把这些病原体清除掉,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例如病毒性感冒,用不用药都是一个星期左右病程;若咳痰带脓,才需要用抗生素。
身体发炎时最好咨询专科医生,科学用药,切勿过度治疗,也要警惕炎症拖成大病。
推荐阅读烟酒茶带来满口黄牙,不用去洗牙,一招帮你轻松解决!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医的精髓全在这里(中医四大名著)!
千古奇人鬼谷子,为何他的书被禁千年?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震惊14亿国人!毛主席画像被美国人挂在最强航空母舰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