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树,惟槐可荫黄河从这里入海专题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作者

辛齐

监制

蓝色

设计

伦伦排版

沛沛

出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旅游推广中心×新浪山东

黄河从这里入海

NO.13

济南槐荫篇

▼黄河过槐荫

(手绘/李杰设计/Momo)

-01-

惟槐可荫

平阴之堤是黄河静水流深的开始,也是济南作为山阴之城筑基的开始。黄河在槐荫折向东流,又北有大河,山水皆阴,济南就成了黄河流域最大的山阴之城。

河在西、北,地势向阴而且对岸川原无际,还在北方寒凉的地方,这样的城市不多。光看地形,南边绍兴算一个,南京、西安市顶多算半个,因为对面有山,西北没那么开阔。

平阴长清都只是带个月字,夕阳西下而已,再看看槐荫两字,就知道有多“阴”了。西与北超级开阔,有大水环绕,还有大片湿地洼地,槐荫的地形,也很“阴”。但是,“鬼”、“阴”带上草木等春天的字样,就是反注为生机了。

槐荫这个地方,是主城区的根脉。

"气沉丹田,深沉积聚

槐荫在山水转折之处,地必有所执定,不然就陷进大水弥漫里去了,为阴所损。

腊山就是槐荫的一个执定处,开天门可以把黄河放进来,守住了这个城门就成了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时期,这是一方主祭之山,尤其是腊月有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能以腊为名,就是关乎祖宗神明,非寻常之山可比。西关要塞,就是地理分界,进出由之,现在腊山周边是高速高铁高架的经行之地。腊山是济南黄河的龙门口,也是槐荫的地脉运行的入首处,是真正的地标。

▼黄河美景

(图片来源:好客山东网)

腊山继续向北,有匡山,海拔不足百米,为齐烟九点之一。匡山与它山不同,因为它深入腹地,河岸就会不沉沦,山石方圆而陡起,志在匡扶,作大地上的一点神明跃起。山上,过去就有僧道庙宇,但更有名的是“李白读书处”,把江西省匡庐山上的李白请到了这里,也是体现了人人都说家乡好的可爱,比较有喜感。元好问就此调侃过一把,当然他更多的是调侃那个时代兼带自嘲:“世间无李白,多少贺知章”。不过题字的济南人朱庆澜先生[编者注:(—),字子桥、子樵、紫桥)]可是匡扶之士,不但为义勇军进行曲取过名,而且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总司令,高山仰止,真正大才。

槐荫承转的还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水系,为济南之肾,煦养精神。

玉符河经过玉符山,就是灵岩寺的灵岩山之又名,它是黄河下游最后一条入黄的大河了,同时其与黄河都成为小清河的湿地源头,河尾接续了河源,生生不息。小清河是世界上唯一发源于市区而独流入海的河,湿地还能催生出这样的一条河流,可见蕃殖能力非凡。湿地很大,大到长清区那边,而且南水北调也通过这里,现在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名副其实地成了济南之肾。

在湿地里,泥滩沙滩沉积,杂草与不知名不名贵的树木,还有乱七八杂的鱼儿或禽鸟,貌似与当代文明差得太远,与城市花园概念毫不沾边,没有古木参天青山秀水,也没有整饬过的草坪与整齐的大田。这里有的就是槐荫的原生,就是多元多样的“野蛮”生长,看似自由散漫却创意多多,在生态融合里有各种可能。济西湿地是最大的城市湿地,槐荫的城乡融合是槐荫的天赋良能。槐荫,不着急,它正在定义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关于城市,关于产业,关于生命根本。

根本之谓体,是设下本体而制度功用。湿地是生态的本体,交通枢纽运转的是物之体,而槐荫正在建设中国北方的医疗数据中心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则致力于人之体,此身为体。

根的文化在槐荫一直都有。对于根雕艺术,槐荫人一向颇有心得。名品西郊盖韭,三百多年历史了,还是持着一点温阳,通肠道,壮肾阳,如清河新发,大河又能东去。

方特神画传统也可传神,茶业利用苏联式样古建改为文创园区,印象济南·泉世界外古内新,它们都有作为转折之地的槐荫属性:跨界、穿越、传承、汲古开新,处幽向明,由根深而叶茂。

槐荫有很多槐树,过去更多。

黄河之魂,槐树为根。天下之树,惟槐可荫。除了槐为三公的典雅,还有槐为“神依之树”的理解,“家有寸槐,不可烧柴”。槐树皮黑,也是阴极之色,精灵之体。绿叶细秀,花色洁白,有清白之气。枝干盘桓遒劲,寿又可逾数千载,可证以生命传承,斯为盛。

所以槐荫是大地的名字,是对自然原生之地的最温情体贴的命名。山有筋骨,河作血气,此是根深脉洪,槐荫能藏万物之真。

-02-

西郊盖韭

早在明末清初,槐荫区就能通过挡风避寒和草苫等覆盖保温,在向阳菜畦里继续进行越冬韭菜的栽培,从而保证了冬春市场对于青韭的需求。其种植技术先进,韭菜色香味形俱佳,被称之为济南西郊盖韭,久负盛名,现在依然是济南的优质特产。

"韭菜是百菜之王

祛风散寒,发汗解表,滋阴壮阳,早在周代就是祭祀用品。《史记》中还记载了古代用韭菜炒鸡蛋进行祭祀的内容。在初春时节,韭菜能提神壮阳,去一身污秽寒湿之气,所以祭祀以韭,以迎阳明。北方人正月吃春卷,就必须有韭菜,其用若此。韭菜也叫“长生菜”、“不死菜”,割而复生,阳气极盛,祭祀以及食用,寓意就更吉利了。

西郊盖韭就明显是一方水土的特性发挥。农耕文化里,天地相应,时空一体,农耕的生活总是顺应了天地自然的运行节律与物候特征。一方水土,一方物产。黄河盘桓集聚在西北,就好比大地寒凝,但很快就转向东方,而且大的方向就是朝向东北——黎明前、立春的方位。韭菜性温而辛,就是春初勃发的特性,既然能融入水土,就符合此间时令,顺应地理形势。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技术性作为一定是顺势而为,聪明一定是更善于利用这个势,无论是地势水势,还是节气与社会的形势。槐荫是韭菜的“道场”,有人能在此自然禀赋的基础上改良革新,西郊盖韭就能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证明着地灵人杰。

▼种植园内的韭菜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韭菜怕旱,且喜欢阴凉之地,槐荫的地理特点显然完全具备这一点。南高北低本就容易寒凉,但是一味地寒凉就成了苦寒,就纯阴无阳没了生机,韭菜就是这个寒凉湿滞的解决方案。就像四川湿热,本土如果有生机那就意味着有解决过渡湿热的物种,所以四川的辣椒就特别辣。夜幕降临,人间就有了烛火,夕阳落山,人家就有了炊烟。韭菜就是地灵,就是本土方案,而且专为温煦而来,为提神壮阳而生。

北方如水,是肾之潜藏,万物孤寂,惟有阳明可以起弊救偏,韭菜的中医属性就是补肾以阳气。对比一下,章丘的自然地理之势向西,应金秋之气,所以道地的大葱就重在补肺气。大葱一发冲天,韭菜长生不死,都是各自道地物产。(黄河在济南,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节点,平阴阳谷山为黄河初引,槐荫腊山等居中调度,到章丘过长白山出界,三地各有道地物产:阿胶补肾阴、西郊盖韭向东壮肾阳、章丘大葱下游收束补肺气。)

西郊盖韭,紧跟黄河之脉动,气趣东方朝阳,去浊存清又恰如小清河给予的道地品性,抑或是小清河是盖韭与湿地的禀赋发挥了,毕竟它二者才更像是本土的象征。

韭菜也是有性灵的,槐荫就是它的气场,黄河转向东方就是它的温阳涌动,其神不死。

-03-

湿地与泉湖——济南湿地随想

济南是泉城,城以水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曾经的济南很是悠闲,社会发展比较中庸,不急不慢。

▼济南市曲水亭街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后来济南着急了,很多济南人开始大声呼喊,公开宣布对标杭州乃至追上北上广深,也进步了,只是,泉城依旧是标识,但不再是一种生活,一种调调。

某种角度上讲,这些年的济南很“累”,一直在追,各种追,直到有了济西湿地,直到湿地渐渐有了模样,你会觉得济南又把之前丢的什么东西,慢慢地又找回来了。

湿地水面比十个大明湖还大,虽然水质比不上泉水,但也不浑浊,甚至都成了小清河的源头。

之前的济南对水的理解仅限于泉与湖,黄河只能是水资源,可以用,甚至还需要提防,成了限制,黄河在济南一直严重缺乏美学。济南人对外宣称家国情怀的时候,黄河才会有可能出现在“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宏大话语之中。(之所以是有可能,因为这个一水也有争论,很多人认为是说趵突泉的。)

"湿地进了城

湿地也是水,而且更富于生机,关乎生态,关乎所有济南人的生活品质,往大了说还关乎身家性命。明湖泉水继续很美,但已经不再是清流独标了,黄河供养的湿地,不只是清澈,漫滩中还有虫鱼禽鸟,泥沙上还生出杂树繁花。

“不管不顾”地,湿地就进了城,黄河也不再是冷暴力的悬河了,她通过湿地终于融入了这个城市,那些强力北跨、防御、沙尘暴等等说法,在湿地这里一下子失去了语境。小清河疏通后,湿地还成了泉水与大明湖伙伴,乃至濡养泉脉,江湖不远,成了至交。黄河与泉群,水与水融,柳树遇见各种树,荷花遇见各种花。

最低洼的湿地,最清澈的泉湖,济南才算是山阴大城,不再局促,也不再焦虑。山阴之大者,是山水的底层逻辑,是生态的最基础形态,原创原生,从容不迫。湿地不是低端是多元,有槐可荫不是落后,是原动力。所以,济南被说“土”,说成第一泉之城都可以,也都担得起,整体化一的单调不是济南,至少不是更大的济南。普惠的是济南,多元协同的是济南,把原生蓬勃说成落后的就绝不是济南了。

因此,再怎么往外追赶,济南也是根本之地,守住常识常理,相信衣食男女,坚持经世致用,学有余力则继续其哲学、数学、医学、精工之研究,不太在意什么时尚光鲜的人家的城市。

有泉湖,有湿地,有本土的原创,守得住山水底线,济南城里没什么小江南、第二个某某镇、赛某湖名号。美好的都美好,互相欣赏借鉴就是,不需要夺人之美,咱济南有的都是“非标资源”。

每当大河转弯,总能激荡碰撞出山与水的情愫。黄河过山东,在济西最是弯环,在平阴邂逅,在槐荫相拥,孕育出了一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湿地公园。黄河这一次不是闲抛闲置,也不继续高冷孤悬,而是给济南讲述了一个最美好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y/1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