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
最近王奶奶总是出现头昏、双眼发花、发黑的情况,医院里一检查,发现心跳慢了,医生建议装一个心脏起搏器,那么心脏起搏器是什么东西呢?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送一定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传导,治疗心律失常所致的心功能障碍。
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一般适应于症状性心动过缓。症状性心动过缓就是由于长时间的心率过慢导致心排血量下降,重要组织或者脏器尤其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这类病人如果不植入起搏器,会造成患者全身乏力、晕厥,甚至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王奶奶和家属了解了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及作用后,决定安装心脏起搏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体位及活动:装入起搏器后,为了固定电极,埋入起搏器的一侧肢体在1-2周内最好不要高举,可以轻微活动手臂,术后1-3个月,大运动没有障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一般6个月后可恢复至安装起搏器前的水平。
2.使用移动电话时需注意避免手术侧肢体接听,尽量与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
3.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炉、电热毯等)、办公设备及多数医疗设备都可以安全使用,如感不适,可关闭电器或暂时离开。
4.防止社会环境对起搏器的影响:
(1)医院环境的干扰:医院内多种诊断和治疗器械都可能对起搏器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若不慎重,可造成严重后果。如:核磁共振、手术电刀、碎石震波焦点、透热理疗、电灼器治疗等。因此,为了起搏器功能,植入起搏器者原则上不接受上述的检查和治疗。
(2)雷雨天气尽量在家,避免外出。
(3)应尽量远离高电压的场所、强磁场的场所。
5.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感冒,尽量远离人员拥挤的地方。
6.避免植入部位受外力撞击,挤压。
7.病情检测:每天自测脉搏2次,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8.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监测,出院后半年内每1-3个月复诊1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至一年复诊一次,在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9.医院检查时,应携带起搏器小卡,并及时告知医生,避免有影响起搏器功能的检查和治疗。
王奶奶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头昏、眼花的症状明显缓解,她开心的笑了。
来源: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整理:健康教育科
编辑:郑丹娟
往期推荐
健教丨精查胃镜—早期胃癌筛查的“排雷”利器
健教丨肿瘤可怕吗?
健教丨“红眼病”的日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