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如何破坏血管的?
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有6哪些?
糖尿病的血管危害有哪些?
保护血管的食物有哪些?
保护血管的药物有哪些?
保护血管的运动有哪些?
…………
糖尿病血管病变要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
最新专家共识有哪些?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哪些?
掌握大血管微血管防治技能,
关键时刻能救命!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如果糖尿病仅仅是血糖高,不出现并发症,那就可以不治疗,补充尿中丢失的糖就可以了,无非多消耗一些粮食。但是事实并不如此,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血糖就是慢性毒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如果你知道这些并发症的名字都是什么,相信你一定会好好控制血糖,好好保护血管!
?11.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也就是只有糖尿病才会出现,主要表现为眼底微血管闭塞和渗出、出血,严重时导致视网膜脱落,引发失明。它也是最早出现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对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价值。高质量的眼底照相加上有经验的眼科大夫就可以检出大多数有危害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早期阶段,如果仅仅是微血管瘤阶段则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只能在进行眼底检查时发现;在微血管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闪光感等症状。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标志是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就像是大树原有的粗根儿断了,旁边新长出的须根,这些小根总是弯弯曲曲,很不结实。早期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直到新生血管出血破入玻璃体内,这种出血不是大家常见的结膜充血出血(例如红眼病),它出现在眼底,引起突然的视力下降甚至丧失。一次小量出血可以自己吸收,但是反复出血可引起进一步的视网膜脱落,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血糖控制得越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风险越低。如果已经出现,就要求助于眼科大夫了。
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危害?
视力好就能说明眼底没事吗?其实不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影响视力,不进行检眼镜检查或眼底照相是不能发现视网膜病变的。很多患者的心态是,发现视网膜病变了就开始重视血糖的控制,不发现并发症往往就不太重视血糖的控制。视网膜病变是最早出现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果不严格控制好血糖,将会逐渐出现各种微血管并发症。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常受到严重影响,在20岁以上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患有视网膜病变,8%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导致视力丧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长、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妊娠也是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13.怎么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1)严格控糖,持之以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血糖,并且与血糖升高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因此,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是治疗糖尿病,控制好血糖。通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或联合降糖药物等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这是保护眼睛的根本。长期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能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病及糖尿病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也要同时治疗合并存在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并对吸烟等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全面发力才能更多获益。
(3)掌握知识,正视疾病: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让自己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不必过度紧张,要正确面对。
(4)规律复查,医患配合:应该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不仅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能发现其他眼科疾病。
14.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目的是改善视网膜血液供应,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等,常用的药物有胰激肽原酶、芦丁、羟苯磺酸钙、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等,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总体上治疗效果极为有限。
以上治疗无效时,积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保护残余视力。
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有:
*严重、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合并早期黄斑牵拉;
*混合性视网膜脱离;
*致密的视网膜前出血和黄斑前纤维膜;*严重进行性视网膜纤维血管增生;
*玻璃体积血合并早期虹膜新生血管;
*白内障合并玻璃体积血;
*溶血性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不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阿司匹林不会增加视网膜出血的风险。此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定要定期复查、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15.怎样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早发现和早治疗可以延缓其发展进程,而且早期治疗的费用也比晚期治疗的费用低。同时也要正确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和视力损失。
(1)仍然要坚持以降糖为主的综合治疗:任何时候,控糖、降压、调脂等多方着力都会有获益,晚行动获益迟,但是不行动就永远不可能有收益。
(2)保护眼睛,重在日常:视网膜眼底病变后要注意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也不要过度屏气,以免引起眼底出血,甚至导致视网膜脱离。
(3)按时复查,早期治疗:没有视网膜病变应该1~2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轻度病变每年1次;重度病变每3~6个月1次;妊娠妇女则需要增加检查频率。
(4)突发异常,迅速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期,即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可能突发眼底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如果不及时就诊就可能导致不能挽回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所以突然发现眼前发黑、视力下降时,医院眼科就诊。
(5)第一次治疗只是开始:每次激光只能治疗一片区域的血管,而我们有两只眼睛,每只眼睛的血管如大树的根儿一样众多,修理了一根,不代表其他就平安无事了,更何况疾病是在发展的,还会有长出新生血管,就像大树总会长出新根儿。因此,即使治疗过,也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16.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白内障吗?
糖尿病可以引发多种眼部并发症,除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还可以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白内障的发生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居第二位。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病。
高血糖会导致晶状体受损,一旦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影响光线到达视网膜,就会使人看不清东西,就像是照相机如果镜头不干净,怎么也不可能拍出清楚的照片。正常晶状体与白内障晶状体的不同,如图:
白内障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仅眼前出现固定性黑点、视物变形,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失明。白内障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增长引起的生理老化、紫外线的照射、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遗传因素及眼睛外伤、感染等。
与糖尿病有关的白内障具有以下特点:①患病率高,患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3~5倍;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的患者患白内障的概率越高;
②发病年龄早,且病情进展迅速;
③手术治疗时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显著增高,且白内障可引起视力严重减退,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因此预防并且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17.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可能患白内障,医院眼科进一步检查确诊,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一旦确诊为白内障,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1)眼睛保护:外出要对眼睛做好防护,紫外线照射可以诱发白内障。糖尿病患者可以带遮阳伞、遮阳帽、墨镜,要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直接照射。
(2)综合防治:积极控制好血糖;饮食宜多样化,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忌烟酒;若患有其他可以引起白内障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青光眼等时,应及时治疗。
(3)专科治疗:目前认为药物只能在白内障早期起到一定的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当白内障进展到一定程度,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置入人工晶体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使患者恢复光明的治疗方法。
当视力明显减退,影响工作及生活时,要听取眼科医生的建议,考虑及时手术治疗,一定不要拖延。
18.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青光眼吗?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力增高而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类眼病,其危害在于最后会影响视力并可导致失明。视神经损害不可逆转,即使经过治疗,受损的视力也无法恢复。因此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常给患者带来失明的痛苦。
超过十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青光眼,同时青光眼严重危害视力,因此有效避免失明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早诊断治疗青光眼。
平时注意青光眼的预防和自我保健:
医院做一次系统的眼科常规检查,必要时做青光眼的排除检查,应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定期观察。
其次,应了解和掌握有关青光眼的医学知识,平时注意自我观察有无青光眼的异常症状,如视疲劳、眼胀、鼻根部酸痛等,尤其在情绪波动、昏暗环境下容易出现。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再次,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和控制程度有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青光眼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认真治疗高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这样能有助于预防青光眼。
最后,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忌饮浓茶、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忌在黑暗处久留,以防止眼压升高。
19.糖尿病患者合并青光眼怎么办?
青光眼的危害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面对:患有青光眼后,千万不要悲观沮丧,更不能讳疾忌医,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医院的眼科接受系统正规的检查和治疗,切莫延误治疗。
(2)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