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

您好,这里是月湖区官方   洪涝灾害期间,讲究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至关重要。

  因为水灾期间,各种饮用水源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粮食也容易发生霉变。吃了这些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霉变的粮食,极易得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要防止得病,必须做到:

  (一)不喝不干净的和受污染的水,应喝开水,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喝开水。

  (二)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生吃水果、餐具、刷牙。

  (三)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

  (四)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

  (五)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

  (六)不吃已霉变的粮食,如霉变后的麦子等。

  1.轻度霉变的粮食,去毒的几种方法:

  (1)通过加工,去掉糠皮,要去得重一些;

  (2)水洗,多淘洗几遍;

  (3)曝晒或高压加热。

  2.霉变重的粮食,毒素含量高,难以去除,因此不能再吃;

  3.防止粮食霉变的主要方法是:通风、干燥。

  (七)已受污染的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饮用水清洁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1.沉淀:可以在水中加适量明矾搅拌溶化后,使其沉淀;无条件时可使其自然沉淀。

  2.消毒:取一片漂白精片放在碗中,加少量水捣碎溶化后,倒入水中混匀,半小时后方可食用,通常每片漂白精片(含有效氯0.2克)可消毒一担水(50公斤)。

  3.煮沸。

  (八)运用各种可能运用的方法,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和防止饮用水污染。

二、疾病防治知识

(一)为什么在洪涝灾害中要特别注意防病治病?

  1.洪涝灾害中,人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生病;

  2.有些病容易发生和蔓延;

  3.有些病容易在洪涝灾害中暴发、流行,因此,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容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二)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1.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

  2.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

  3.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4.寄生虫病:主要是血吸虫病;

  5.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

  6.其它疾病:手足口病、红眼病、皮肤病(如水泡脚)、中暑等。

  (三)常见疾病

  肠道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是由于吃或喝了受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苍蝇、脏手也能传播。

  2.怎样才能不得病?

  (1)不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应喝开水;

  (2)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

  (3)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

  (4)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

  疟疾

  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

  疟疾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疟子”、“打摆子”、“发脾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2.怎样预防疟疾?

  (1)驱蚊、灭蚊,防止蚊子叮咬;

  尽量不在野外露宿。提倡使用蚊帐,用药物灭蚊、驱蚊。也可用民间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

  (2)有条件的,可服预防药。

  乙型脑炎(乙脑)

  1.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乙脑称大脑炎,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得病。

  2.得了乙脑有哪些症状?

  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抽风、脖子强硬或肢体瘫痪;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

  3.如何预防乙脑?

  对乙脑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蚊、灭蚊;有条件的,要对1—10岁的儿童接种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

  1.流行性出血热是怎样传播的?

  人接触了老鼠或老鼠排泄物(屎、粪、唾液)或接触鼠排泄污染的食品、物品而得病。

  2.怎样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灭鼠、防鼠;

  (2)个人防护:睡高铺、不睡地铺:尽量不住旧堤坡、稻田边和仓库附近;

  (3)有条件的应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钩端螺旋体病

  1.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谷黄”、“稻田热”、“稻热病”。主要经老鼠、猪、牛等动物的粪尿污染水源传播的。人和牲畜都可以得这种病。

  2.怎样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灭鼠,防鼠;保护好水源,特别要防止家畜粪尿污染水源。

  血吸虫病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2.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1)直接接触受血吸虫污染的水(如捕鱼、游泳、涉水、割湖草等);

  (2)饮用被血吸虫污染的水。

  3.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主要强调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或少接触疫水;有条件者涂搽防护剂,穿防护衣裤;

  (2)防止水源污染:防止病人、病畜粪便污染水源;

  (3)洪水退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及早发现病人和早治疗。

  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等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

  如何预防?

  1.有条件的,应及时接种疫苗;

  2.对病人居住的帐篷、房间或地点设立标志,尽量与正常人隔离;

  3.人、畜粪便要远离水源;

  4.发现病人要及时报告和冶疗。

  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人吃了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得病。

  2.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2)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

  (3)不吃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食物;

  (4)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报告和抢救。

(四)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病因及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2.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红眼病

  怎样才能不得红眼病?

  (1)不用脏手揉眼睛;

  (2)有条件时,要一人一巾;

  (3)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和冶疗。

  皮肤病

  多见的是水泡脚又称“洪水脚”。

  预防方法

  (1)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

  (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3)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

  (4)出现皮肤症状及时找医生诊治。

三、特殊人群的保护

  小儿、老、弱、病、残和孕产妇这些特殊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差。加上在洪涝灾害期间疲劳过度,睡眠不足,饮食、饮水卫生条件不好以及气温变化过快等,极易生病。

  (一)婴幼儿保护

  在水灾期间,腹泻、肠道传染病和儿童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1.为什么要预防婴幼儿腹泻?

  (1)腹泻是婴幼儿死亡和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2)洪涝灾区的饮用水和食物容易受污染,易导致腹泻;

  (3)婴幼儿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易发生腹泻;

  (4)许多肠道传染病都能够引起新生儿腹泻。

  2.如何预防婴幼儿腹泻?

  (1)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出生后前几个月腹泻的最有效的措施;

  (2)不要让婴幼儿饮用不清洁的饮水和食物;

  (3)成人为婴幼儿准备食物前和喂食婴幼儿前,应洗净手;

  (4)成人为婴幼儿换尿布后、帮助婴幼儿解空大便后,应洗净手;

  (5)孩子接触食物前和便后要洗手;

  (6)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蛋黄,黄绿色蔬菜等;

  (7)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区,在医生指导下,可预防性服药。

  3.如何冶疗婴幼儿腹泻?

  (1)防止患儿损失过多水分,可选用的饮料是:母乳、稀粥、菜汤和米粥;

  有条件时可给患儿配制简易口服补液,其配方为:8小匙糖(约40克白糖)再加1小匙盐(约3.5克)溶于1升(一公斤)凉开水中;

  (2)患儿排出水样便后,应给患儿饮用半杯左右的补液;

  (3)补充液体应在腹泻停止后,再持续3至5天;

  (4)吃母乳的婴儿腹泻时,要继续喂哺母乳;若用奶粉或牛奶喂养孩子,应在他们的食物中加人相当于平时两倍的凉开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

  (5)腹泻患儿仍需继续进食;

  (6)若腹泻较重,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4.为什么在水灾区要强调婴幼儿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若干种影响生长、致残或死亡的疾病;

  (2)洪涝灾区易感人群聚集,麻疹和百日咳等疾病容易传播,预防接种对灾区内的婴儿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3)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在条件差的情况下亦应按计划接受儿童计划免疫。

  5.如何保障儿童的健康?

  (1)一定要饮用清洁水和食物;

  (2)保障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

  (3)保障通风良好,避免儿童中暑;

  (4)随时看管好儿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尽可能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疟疾和乙脑;

  (6)尽可能避免与病人接触;

  (7)有病及时求医。

  (二)老、弱、病、残和孕产妇保护

  1.为什么要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

  (1)他们抵抗力差,比正常人更容易患病;

  (2)体力差,行动不便,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也差,需要他人照料;

  (3)若患腹泻、肠道传染病,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4)他们在面临灾害时,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

  2.如何加强对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保护?

  (1)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清洁的食物;

  (2)不食用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品;

  (3)尽可能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物的摄入量;

  (4)尽可能改善老弱病残和孕产妇的居住环境,防止中暑和蚊虫叮咬;

  (5)发生腹泻、肠道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应及时向医生求治;

  (6)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娱乐活动;

  (7)在疟疾高发区,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疟疾药物;

  (8)孕妇应尽可能接受破伤风类毒素的全程预防接种,使孕妇和婴儿避免感染破伤风。

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与处理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时有意外伤害和急症发生,要掌握一些意外伤害和急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预防中暑

  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中,阳光直射头部,出汗过多,很容易中暑。

  1.预防中暑的方法:

  (1)在阳光暴晒或野外应戴草帽、搭凉棚或呆在树荫下;

  (2)临时住房注意通风;

  (3)出汗过多要多喝水。

  2.中暑了怎么办?

  (1)迅速将病人抬到荫凉处,解开衣服,用凉湿毛巾外敷,或用凉水擦浴;

  (2)对昏迷病人,可往鼻腔内滴入大蒜、生姜汁:

  (3)开水冲服避瘟散等中成药。

  预防溺水

  1.落水的自我救护:

  不慎落人水中,如不会水,千万别慌,应尽量采取仰卧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气,浅呼气,以使身体漂浮水面,待机呼救。

  2.溺水急救的方法:

  (1)尽快将溺水者救上岸,使他不再吞水和吸水;

  (2)尽快为溺水者投递木板、竹竿、绳子等,将溺水者拉向岸边;

  (3)溺水者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内污泥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然后控水,使溺水者处于头低脚高位,倒出体内水分;

  (5)对呼吸停止者,控水后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

  ①让病人仰卧硬板或地上;

  ②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取出假牙;

  ③救护者用手捏住病例人双鼻孔,口对口向病人肺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鼓起为止;

  ④另一救护者用双手挤压病人心脏,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吹一次气,挤压心脏4-5次,直至病人恢复呼吸为止;

  ⑤同时迅速请医生来抢救。

  外伤预防及处置方法

  1.皮肤割裂伤:

  (1)先止血,压迫伤口上部动脉血管止血;

  (2)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3)包扎:用干净布包扎;

  (4)伤口较脏者.应清洁伤口;如伤口较深,有条件时应打预防破伤风针。

  2.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毛巾、手绢等,压住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用力包扎,即可止血,松紧要适度,止住血即可。

  (2)指压止血法:在伤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住,即可止血。

  3.伤口包扎方法:

受伤后,应先进行简单包扎,然后送医疗点救治。

  (1)包扎伤口要松紧适度、严密牢固;

  (2)可选用干净的毛巾、头巾、衣服、手绢、被单等作包扎材料。

  毒虫蛰咬伤急救处理

  1.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1)不惊慌,不奔跑,防止毒汁过快吸收和扩散;

  (2)毒蛇咬伤的肢体可用绷带、布条或绳子在伤口上方扎紧,松紧适度,时间也不要过长,防止肢体坏死;

  (3)随后设法排出毒汁:将伤口内毒汁挤出;在清水里边挤边洗。用消毒(如火烧一下)的小刀或三棱针挑破伤口排毒,或用火罐拨毒,千万不要用嘴吸吮排毒;

  (4)同时迅速送医疗点抢救。

  2.蝎子蛰伤:

  迅速拔出毒刺,局部冷敷,可用明矾研碎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五、消毒、杀虫和灭鼠的方法

  (一)消、杀、灭鼠是灾区防止和控制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1.灾区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用未消毒的水可导致肠炎、痢疾、伤寒、霍乱和甲肝等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2.灾区大量积水,蚊虫容易繁殖,在人虫接触机会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流行;苍蝇则可传染多种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

  3.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迁移到人群聚集地区,因而容易引起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迅速传播。

  (二)几种消、杀、灭的措施和方法

  1.饮水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是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2)饮水加漂白粉等药物后也需煮沸后饮用;

  (3)消毒前,较混浊的水需要自然澄清或加明矾澄清,去除沉淀物。

  (4)常用消毒药用量:

  ①一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精片一片,研碎与水混匀,半小时后可使用;

  ②一壶水加2.5%碘酒5滴,10分钟可使用;

  ③按每立方米水加一汤匙(约8克)漂白粉计算,对井水进行消毒。

  2.有条件时,可用漂白粉,对较大型水源、餐具进行消毒和对粪便进行处理。

  3.防治和杀灭蚊蝇的方法:

  (1)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蚊帐,也可使用艾蒿等烟熏驱蚊的方法防止蚊虫叮咬;

  (2)杀灭蚊蝇,控制蚊蝇孳生的主要方法有:

  ①室内可用商品喷射剂、气雾剂。喷洒用量按说明书:

  ②有条件时室内可喷洒奋斗呐或凯索灵;

  ③室外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但要注意避免皮肤与这些杀虫剂的直接接触,以保证人畜安全;

  ④填埋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的孳生地。

  4.几种灭鼠方法:

  (1)堤坝等高地,鼠类临时集聚,宜尽量采用人力围捕,一般多用鼠夹与鼠笼灭鼠;

  (2)有条件的地方,可投放毒饵来灭鼠,需慎用毒饵,要防止小孩和禽畜误食中毒;

  (3)洪水退后,要结合重建家园铲除鼠类隐蔽处,同时用器械捕打和投放毒饵等灭鼠方法;

  (4)捕获的死、活鼠要在适当的地点深埋或焚烧。

  5.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一些民间常用的消、杀、灭方法:如焚烧,植物杀虫、加拌石灰等。

(区卫建委)

推荐阅读:

防汛

做好雨天防护保障辖区安全

编辑:熊印宇

校对:刘慧星毛宁

总编:杨航飞

总审:叶厥武

投稿邮箱:yhqrmtz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rhhyb/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