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浪网听医生说新冠德尔塔毒株病例与预

白癜风告别援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5.html

年8月8日,驻巴塞罗那总领馆邀请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丽水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孙建,面向领区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中资机构人员,举办“新冠德尔塔毒株病例与预防”讲座。为更好普及防疫健康知识,现将讲座内容摘录如下:

一、认识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并有少数境外输入病例,但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可能长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

(一)从病原学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nCoV)为β属冠状病毒,已衍生出5种变异毒株,分别为最早发现于英国的阿尔法(Alfa)、最早发现于南非的贝塔(Beta)、最早发现于巴西的伽马(Gamma)、最早发现于印度的德尔塔(Delta)及近期在智利发现的拉姆达(Lambda)。德尔塔是目前传播最快的变异毒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

德尔塔毒株传播能力较早期毒株提高了约1倍,一人感染可能会传染给5至8人,西班牙疫情反弹和我国南京等地发生的疫情均为德尔塔毒株所致;

第二病毒载量高,毒性强

德尔塔毒株体内病毒载量高,可能达原始毒株上千倍,感染者所需治疗时间更长,核酸转阴更久;

第三可能导致免疫逃逸

德尔塔毒株更加适应人体,易于入侵细胞,疫苗保护效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第四症状不典型,隐蔽性强

早期症状仅表现为乏力、肌肉酸痛等轻微症状,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员甚至根本察觉不到,有些人会出现头痛、流涕、喉咙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眼睛红、结膜炎、红疹、皮疹、腹泻、腹痛、嗅觉和味觉失灵。

(二)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5天内传染性较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所有人员都是易感人群,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可获一定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十分明确。

(三)从病理学角度看,肺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损伤的靶器官,脾脏、肺门淋巴结、骨髓、心脏、血管、肝脏、胆囊、肾脏等其他器官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

二、新冠肺炎诊断

(一)具备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但符合临床表现任意2条,且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3条的,即为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二)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的,即为确诊病例: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

4、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三、新冠肺炎治疗

我国将新冠肺炎划分四种临床分型:

(一)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需隔离治疗,应卧床休息,对症治疗,保证充分能量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检测体温和指氧饱和度等。

(三)重型:

成年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为重型:

1、气促,每分钟呼吸达到或超过30次;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3%;

3、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如持续发热和体温升高、咳喘持续加剧、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至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超50%。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为重型:

1、持续高热超过3天;

2、排除发热和哭闹影响,仍出现气促,1至5岁每分钟呼吸达到或超过40次,年满5周岁每分钟呼吸达到或超过30次;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3%;

4、鼻翼扇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5、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即为危重型:

1、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2、休克,需提供循环支持;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重症监护治疗。

上述重症和危重症常见于65岁以上老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和肿瘤等基础病患者,肥胖人群,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及重度吸烟者。

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住院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伴随诊疗经验不断丰富,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在医疗资源充裕、救治及时情况下的治愈率还是比较可观的,但在病例激增、医疗资源不足情况下,重型、危重型患者仍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因此,必须将预防感染、预防重症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如有人不幸感染,也应及早就医,不要将轻症拖成重症。

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用药以对症为主。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其他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药物应在病程早期按医生指导使用,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重症倾向的患者。

中医、中药可在病程早期协助调理,使用时也需对症。如出现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如出现乏力伴发热,推荐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四、新冠肺炎预防

(一)个人防护是应对疫情最重要的环节。要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接种疫苗是加强防护的重要手段。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感染的,但目前各种变异毒株均在现有疫苗可控范围内。辉瑞(Pfizer-BioTech)、莫德纳(Moderna)是两种mRNA疫苗,三期试验有效率均在90%以上。强生杨森(JJ)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临床试验有效率达66.3%。现有研究显示,全球各技术路线的疫苗,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变异毒株的中和抗体产生率,特别是在预防重症方面仍有明显效果。因此,符合条件的人群,还应尽早、及时接种疫苗,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绝不侥幸,绝不大意。

五、现场问答与温馨提示

(一)接种疫苗后多久能产生免疫效果?

从接种疫苗到产生免疫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提醒大家接种之后仍要严格防护的原因。目前看,这段时间可能比我们一开始认识的还要长,大概需要21天。

(二)疫苗的免疫效果能维持多久?一段时间后是否需要补充接种或混合接种?

临床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免疫效果基本在半年以上,其他品种的疫苗也大概在这一水平。所以,如果半年内接种了某种疫苗,暂不必考虑再接种其他种类的疫苗。虽然疫苗能有效减少重症率、死亡率,但实践证明预防比接种更重要,只有充分做好防护才能有效减小感染机率。对大多数人来说,完成接种后还应以防护和观察为主。半年后也仍需坚持防护,不急于考虑混合接种其他疫苗。

(三)孕妇适合接种疫苗吗?接种疫苗影响备孕吗?

孕期影响免疫系统和生理状态,孕妇如何接种疫苗需有专业医务人员指导,结合妊娠不同阶段孕妇和胎儿身体状态稳妥、合理实施。建议孕期女性接种疫苗前充分咨询相应的医生。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防护比疫苗更重要!无论是否接种疫苗,都应该掌握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和措施,确保孕妇和胎儿健康平安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对备孕无明显影响。

(四)患者居家隔离期间,其他家庭成员要怎样避免聚集性感染?

隔离一定要做充分,否则极易引发密切接触者间交叉感染。要保证确诊患者物理意义上的独处,家人可通过电话等方式与之交流。其他密接人员应及时做核酸检测,明确自身感染状况,早发现,早隔离。研究发现,不同感染者携带的病毒量是不同的,彼此体质也存在差异。因此当病例出现时,同一住处人员也应尽可能地相互隔离,从而避免相互传染,降低重症发病率。

隔离人员、隔离家庭需要食品、药品和必要生活物资,要采取非接触方式为其提供。建议将东西放在门口,隔离人员开门取物,不要轻易进入或走出隔离区。

家庭成员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jhyb/8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