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高发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流行性感冒
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天气变化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多进行户外活动,应经常加强身体锻炼。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肺炎
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宝宝的感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孩子隔离,避免传染。
2.室内经常通风,保护孩子不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3.如有可能,让孩子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宝宝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
腮腺炎
本病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注意事项:
1.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2.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流脑
全称流行性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末春初,其病情发展极快,症状为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状态。
注意事项:
1.及时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
2.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红眼病
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4.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
2.如果孩子皮疹加重,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出现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医院复诊。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孩子感染到水痘病毒之后,会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两天,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接下来会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事项:
关于水痘病人的治疗,一般抵抗力正常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家长要注意:
1.避免直接的阳光照射,因为阳光照射会使皮疹加剧,让宝宝不舒服。
2.鼓励宝宝独自安静玩耍,并尽量避开那些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
3.将指甲剪短:有助于防止抓伤,引发感染。
4.出水痘期间如果宝宝出现恶心、头痛、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医院检查。
猩红热
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表现症状:
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注意事项:
1.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2.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手足口
手足口病(HFMD)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注意: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疱疹性
1.症状
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闹、不愿进食。
2.体征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1周左右。
注意事项:
1.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2.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
二、过敏症状早知道
春天气温回升,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打喷嚏、咳嗽、眼痒流泪、长痘痘……各种过敏症状轮番上阵。你知道身边有哪些过敏原吗?怎样做才能防过敏?
过敏症状早知道
1.鼻塞时间长,呼吸时有咻咻声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个星期就会好,若持续时间过长,很可能是过敏所致。
2.黑眼圈,67%的过敏性鼻炎儿童有黑眼圈,下眼袋颜色较黑,面积较大。
3.经常犯困,经常出现过敏症状会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还会因免疫功能亢进,感到疲倦。
4.眼睛红肿发痒,如果眼睛发痒,使用消炎眼药水后,症状没缓解,就要警惕过敏性结膜炎。
5.小孩胃口差、体重不增,如:孩子出现厌食、烦躁不安、身体疲乏的症状,很可能是食物过敏,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
6.皮肤变粗糙,孩子皮肤变得粗糙、不停抓挠,可能是小儿湿疹的表现。
7.经常鼻子发痒,如:进出空调房或早晚温差大时,鼻子就瘙痒难耐,并流清鼻涕,有时连打多个喷嚏,就要考虑是否是过敏症状。
8.吃完果蔬,嘴巴又麻又痒食,用果蔬过敏一般会出现嘴唇水肿、皮疹、口舌麻木等症状,或者有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类似表现。
10种意想不到的过敏原
1.烹饪蒸汽:飘出的蒸汽会附着在你轻易打扫不到的地方,给霉菌创造繁殖的环境。做饭、烧水,最好也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
2.书架:书架上会沉积很多灰尘,还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书架不要离床太近,一星期用湿抹布擦一次。
3.枕头:不管枕头的填充物是什么,温暖湿润的人体环境总会给尘螨创造舒适的生长条件。建议枕芯每年更换一次,并定时清洗枕套。
4.浴室脚毯:洗完澡后在上面走来走去,湿地毯会促使尘螨和霉菌繁殖,最好每隔一周就清洗、暴晒一次。
5.冰箱门封:不断开关冰箱门的过程中,湿气、食品残渣聚集在此,建议每周至少要清洁一次。
6.湿衣服:长期放置在洗衣机里的衣服,很容易发霉、变味。衣物尽快清洗晾干。用洗衣液代替洗衣粉,粉末状物体会加重过敏症状。
7.鱼缸:鱼食粘在缸壁上,给霉菌提供了营养。因此每次喂鱼后,应用布把鱼缸内侧擦一遍,鱼缸也要定期清洗。
8.头发:在外工作一天,头发上沾满了各种过敏原,出门时,最好带个帽子。回家后,用温热水清洗一下头发。
9.花盆:植物根部湿润的土壤适合霉菌生长,可在花盆里摆放一些鹅卵石,阻止霉菌传播。
10.养宠物的朋友:如朋友家有小狗或小猫,那么他的造访也容易把宠物的毛发、皮屑带到家中。
8招教你防过敏
1.脱敏治疗法,注射改变了致敏原和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致敏原的浓度,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
2.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护肤品和它们的用法。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
3.忌食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鱼、虾、蟹类等海产食物;
4.“敏感性”皮肤的人,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
5.呵护皮肤,科学合理地洗澡。选择酸碱度(PH)中性,无刺激性的香皂;内衣要选择柔软的棉织品,不宜穿羊毛、化纤织物。
6.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
7.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病,因为这些病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
8.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一定要注意休息,特别是眼睛的休息,少看电脑、电视及手机,尽量避免用眼过度。
对抗过敏的11种食物
1.生姜:姜茶有助于缓解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也可缓解花粉等环境过敏导致的呼吸道症状。
2.红枣: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①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3次。②生食红枣,每次10枚,每日3次。③红枣10枚,大麦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提示掰开煎为好,煎熬时不宜加糖。
3.蜂蜜: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此外,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力。经常服用直至过敏症状消失为止。
4.金针菇: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病症。
5.葡萄:葡萄籽中含有一种叫前青华素的物质,它能缓解过敏、气喘、花粉热等症状,具强力抗氧化和抗过敏功能。此外,红葡萄皮中含有一种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具有消炎的功效,可以减轻过敏症状。
6.西兰花:西兰花中有一种名为莱菔硫烷的化合物,能使呼吸道抗氧化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和减轻过敏症状。
7.苹果:苹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过敏和哮喘。而苹果皮中的抗氧化剂槲皮黄酮也和提高肺部功能大有关系。此外,过敏者摄取定量苹果果胶,可使血液内导致过敏的组胺浓度下降,起到预防过敏症的效果。
三、春季幼儿的衣食住行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分过后,气温、寒暖至此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调整和调理好孩子日常起居,让孩子也紧紧抓住大地这股升发的劲儿,健康快乐成长。
1.衣物穿着,勿极寒勿太热,上薄下厚
进入春分,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
2.万物升发,一定要带孩子做的事,就是运动。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分一过,虽然还是会偶尔气温跌宕,但倒春寒会越来越少,天气越来越和煦,即使起风,也不会很凛冽。
没有比这个时候更适合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了。春天是最适合孩子户外活动的时节,春分一到,就要鼓励孩子多点到户外,适当地运动。
那玩什么最好呢?让孩子玩一些向上的、抬头的、上跃的活动最好!
春天里适合带孩子玩的运动羽毛球、篮球这些向上的球类,不仅对孩子的四肢有很好的锻炼,还能让孩子参与到协作和竞争中;
跳绳也是很适合孩子的有氧运动,特别是想长高的孩子,每天坚持15分钟跳绳,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放风筝,是非常合适的。大人、小孩都要抬头向上,对颈椎很好。还要手、脚、眼协作,适合锻炼孩子的协调;要间歇性奔跑走动,动静结合,运动量也不会太大。现在城市能放风筝的地方并不多,带孩子到郊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吸收大自然的养分;
散步。如果可以,早上和晚餐后,带着孩子缓缓散步是最好的。早上带着孩子迎着太阳走,晚饭后可以缓慢的散步,促进消化。特别是晚上,不建议疾走,这个时候阳气收敛,不要让孩子太兴奋。
带孩子运动特别要注意不要过度。不要让孩子太疲劳,没有及时休息,或者打破了日常的作息习惯这些都不可取。运动后第二天同样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
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度流汗。汗是心之液,适度流汗可以排湿,但是孩子汗流的过多反而会“虚”。那么,是不是运动后,孩子胃口也开了,就可以赶紧给孩子吃多些,吃好些了呢?这也是错误的!
运动后,不要让孩子过量的进食,特别要制止孩子喝冰冻的饮料和生冷的食物。否则,对脾胃和整个气机的伤害,是得不偿失的。
3.饮食里,戒酸戒辣,多食当季果蔬。
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饮食方面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春天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适合在春季多吃的蔬菜还有菠菜。虽然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4.起居方面,“夜卧早起”,多晒太阳。
建议我们的孩子在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上床了。因为按照“子午流注”来讲,21-23点是手少阳三焦经运行的时辰,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亥时是最后一个时辰,一天时间已经走完一个轮回,百脉进入休息状态,人应进入休息。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晚上九点前上床睡觉的习惯。同时,春分过后,还应该注意多晒太阳。
END
图文
网络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