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要预防哪些疾病?
洪涝灾后预防传染病
九种好习惯
一、勤用肥皂洗手
不干净的手部每平方厘米有上百万个细菌,只要方法得当,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最好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
——每次饭前便后要洗手。
——触摸眼睛、口鼻之前要洗手。
——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立即洗手。
二、咳嗽、打喷嚏须遮掩口鼻
不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或者打喷嚏、咳嗽时不掩口鼻,会将大量含有致病菌的飞沫带到空气中,并引起疾病传播,比如:痰液干燥以后,其中的致病菌可以播散到空气中,我们随时可能吸入,当我们触摸或拾起地上的东西时,手上会沾上这些致病菌。
三、勤开窗户,勤通风
空气污浊或流通不畅可能使致病菌在空气中滞留,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流通特别重要,要勤开窗户,勤通风。
四、不共用毛巾、牙刷等
个人用品
与他人共用毛巾可能会传染红眼病、性病等,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则可能传染艾滋病、乙肝等疾病。
五、保持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不洁及未煮熟的肉或水产品。
六、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避免与可疑患者或动物密切接触,居家照顾传染病患者时,要注意戴口罩和洗手;养殖、加工或屠宰牲畜时,需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穿工作服;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七、接种疫苗
各类人群应严格按照免疫接种部门的要求接种疫苗;被猫狗咬伤,应尽早接种狂犬疫苗;同时也应为家中的宠物接种疫苗。
八、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传染病发病早期都有前驱症状,越早发现往往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怀疑患传染病应尽早就医。如咳嗽、咳痰超过2周,应尽早就医,以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排查或诊治。
九、积极锻炼身体,
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营养、劳逸结合,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有效抵御传染病入侵。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河南省疾控中心供稿
推荐阅读:
统筹监制:杨建伟本期编辑:赵艺谷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