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之后防大疫,消毒预防要跟进郑州市郑东

近日,受台风“烟花”和地形影响,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强度达到“千年一遇”。

暴雨洪灾来袭,要警惕可能随之而来的一些疾病,做好急救和预防,关键时刻能保护我们的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水灾后消毒与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吧!

No.01

水灾后如何消毒?

1、居家环境清洁消毒

进入住宅后,首先应检查建筑物墙壁有无裂缝、歪斜、局部下沉和立柱是否腐烂等现象,如出现问题应对建筑物临时加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再清洁室内环境。

2.生活用品消毒

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30min,或采用mg/L二氧化氯、mg/L过氧乙酸、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15min~30min。消毒后以清洁水冲洗干净。

3.餐(饮)具消毒

餐厨具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可用开水煮15min或用消毒碗柜消毒,或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

4.手和皮肤消毒

参与环境清污消毒、接触污染物或浸泡污水等后,均应进行手消毒。在手部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要先用流水和洗手液/香皂清洗,擦干后再进行消毒。可选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也可用碘伏或其它皮肤消毒剂涂抹消毒。

5.饮用水卫生消毒

煮沸消毒法是最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细菌在水温80℃左右就不能生存,将水煮沸几分钟后,几乎可以将水中所含的细菌、病毒全部杀死。

No.02

水灾后如何预防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洪水中夹杂有大量污染物,如垃圾甚至粪便,洪水期间,水源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食物、瓜果、蔬菜等也很容易受到污染。如果水和食物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感染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等。

预防措施: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和加热消毒烧开的水。食物一定要煮熟,食物应妥善保存,生熟分开。

2、接触性传染疾病

最常见的是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原体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病毒,一般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等而感染。患病后眼睛出现畏光、红、烧灼感、疼痛、流泪等。

预防措施:要勤洗手,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不要在河水或水塘中捕鱼。

3、虫媒类传染疾病

这类的传染源主要是苍蝇、蚊子等昆虫。洪水过后经常会造成灾区垃圾废物的堆积,高温高湿的环境会造成病媒昆虫的迅速繁殖。苍蝇也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极易散播病原菌污染食物。蚊子是疟疾、登革热的传播媒介。

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清理堆积杂物、排干积水,消除病媒的滋生地。另外,要准备蚊帐、杀虫剂等防蚊设施,以减少蚊虫的叮咬。特别要避免幼儿在污染环境或者虫蝇滋生的环境中活动。

河南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暴风雨中,孩子们也不是“绝缘体”。在与孩子日日夜夜相处的时间中,请家长们身体力行地教化孩子,保护好孩子们!同时让我们继续为河南祈福,挺过这一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zhyb/8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