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膜炎(俗称火眼或红眼病)是发生在结膜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常见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反应)、流行性结膜炎(腺病毒)及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腺病毒70型),后两者感染的病毒有所不同。急性结膜炎易在春、夏或秋季流行,传染性极强;由于细菌和病毒易于繁殖,可通过与患眼接触的毛巾、玩具或公用浴池、游泳池而相互传染,也易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流行。急性结膜炎预后良好,数日内炎症即可消退。一、临床表现和分型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发病急剧,常同时(或间隔1~2天)累及双眼,并伴有大量的黏液性分泌物,夜间分泌较多,常在晨起时被分泌物糊住双眼。轻症者在眼内有瘙痒和异物感;重症者眼睑坠重、灼热、畏光和流泪,结膜下充血、水肿或混杂有小出血点,眼睑亦常见红肿征象,角膜受累则有疼痛及视物模糊,症状类似于“沙眼"。2.流行性结膜炎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发浅层点状角膜炎,疾病早期常一侧眼先发病,数天后对侧眼也受累,但病情相对较轻。流泪较多,伴有少量分泌物,分泌物最初为黏液性,后因黏液脓化而成脓性,耳前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强,发病急剧。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暴发流行,表现除与流行性结膜炎类似外,同时可有结膜下出血。4.过敏性结膜炎一般较轻,结膜可充血和水肿,瘙痒且伴有流泪,一般无分泌物或少有黏液性分泌物。5.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其季节性强,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可反复发作,以男性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双眼奇痒,睑结膜有粗大的乳头,角膜缘胶样增生。二、药物治疗与就医建议(一)信息采集与症状评估药师在推荐治疗药物之前,应询问清楚下列关键信息:①红眼的原因或流行病学史;属于感染性结膜炎还是睑缘炎,感染性结膜炎还是过敏性结膜炎。②是否有严重疼痛,是否伴发角膜溃疡、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③症状及持续时间;容易流泪还是有黏液性分泌物,是否畏光、是否影响视力。④是否佩戴隐形眼镜。(二)药物治疗白天宜用滴眼液,可反复多次应用;睡前则用眼膏。1.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可选用四环素、金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杆菌肽眼膏、磺胺醋酰钠滴眼液,一次1~2滴,一日3~5次。对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为彻底治愈而转变为慢性结膜炎,以及由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感染所致的结膜炎治疗以抗菌为主,应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四环素眼膏。由环境(灰尘、风沙、倒睫、屈光不正)刺激所致的非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以对症为主,应用0.5%硫酸锌滴眼液。2.对流行性结膜炎局部给予抗病毒药,可选用0.1%酞丁安、阿昔洛韦、0.1%碘苷滴眼液,一次1~2滴,每间隔两小时给予一次。3.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应用抗病毒药,可选用0.1%羟苄唑、0.1%利巴韦林滴眼液。4.对过敏性结膜炎宜选用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或色甘酸钠滴眼液和眼膏,其不仅可抑制炎症过程的早期表现,还能降低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物质渗出。滴眼,一次1~2滴,一日3~4次,用前摇匀;眼膏涂敷于眼睑内,每晚睡前1次,连续应用不得超过2周。5.铜绿假单胞菌性结膜炎病情较严重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可致角膜破溃、穿孔和失明,因此必须及早治疗,常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眼膏。6.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应用2%色甘酸钠滴眼液,一次1~2滴,一日4次;重症者可适当增加到一日6次。(三)就医建议如果属于以下情况之一,应建议患者立即就医:①,症状持续一周以上。②眼部出现严重的疼痛。③畏光。④视力改变。三、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1.建议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源,改善生活环境,有助于缓解和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病情。尘螨过敏患者应做好室内清洁和除螨工作,花粉过敏患者则需要在花粉季节尽量采取保护措施。空气污染严重时,患者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虽具有抗菌、抗炎的优点,但有诱发真菌或病毒感染、延缓创伤愈合、升高眼压和导致晶状体浑浊等风险,因此不应随意使用,除非患者是在眼病专科医师的密切监护下。特别是不能给尚未确诊的“红眼"患者开具这类药物,因为这种情况有时是由于难以诊断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如必须使用此类制剂,不应超过10天,并在使用期间定期测量眼压。3.早期结膜炎,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以热毛巾或茶壶的热气熏蒸,一次10分钟,一日3次;对过敏性结膜炎宜用冷毛巾湿敷。4.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不能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脸盆、枕巾,以防传染。在症状消失至少24小时后,才可佩戴隐形眼镜。
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yf/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