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怒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此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见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停止后可再拔火罐。刺血手法一、认定穴位后,靠腕力快速点刺。二、对怒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刺血后的反应一、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二、经5---7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刺血的时间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3---5天刺血一次。二、一般病人间隔10---15天一次。刺血的禁忌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二、严重的心脏病。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相关临床经验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多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笈,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二、坐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等,有无怒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七、慢性肾炎:(1)臑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八、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十二、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十三、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十九、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二十、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二十一、眼睛翼状胬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二十二、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二十三、癫痫病: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找那些怒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
在排放病邪时,原则上顺经而行,病症属阴症要从手三阴的原穴与井穴向外排放病邪,病症属于阳症要从足三阳的原穴与井穴向外排放病邪。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阴肺经之病邪,要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与少商排出体外。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之病邪,要从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与中冲排出体外。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之病邪,要从手少阴心经的神门与少冲排出体外。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病邪,要从足太阳膀胱经的京骨与至阴排出体外。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之病邪,要从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与足窍阴排出体外。手太阳小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之病邪,要从足阳明胃经的险谷与厉兑排出体外。另外,人体的任督二脉居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上,是人体至关重要的两大命脉,这两大经脉排邪方法与众不同。任督二脉之中的阳邪,热邪,实邪要从任脉脐中的神阙与气海穴向体外排出。任督二脉之中的阴邪,寒邪,虚邪要从督脉上的百会,人中,龈交穴排出体外。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病在脏者取其井这里的脏是神志的意思。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必昏迷刺井穴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从出血看病法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1、心肺区定位在小腿上,胫骨外侧边缘足阳明胃经上,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穴附近之间,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丰隆穴-解溪穴有青筋的反应提示肠道疾病2、肝胆区定位放血部位小腿外侧放血时间中午11--1点(研究人体胚胎发育期,发现人体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内脏组织刺血的时间)(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3、肾区胫骨内侧,放血时间下午5-7点治疗男性女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4、肾脑区定位再内踝关节下一个圆形区域,这里和肾脏和脑有密切关系。治疗脑髓病变,女性子宫腔内的疾,病男性前列腺疾病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6、后头区小腿上委中穴-承山穴之间在膀胱经上,放血时间下午3-5点之间治疗*痔疮特效,在治疗痔疮时7、耳区定位在内外踝关节周围一圈,在此处放穴治疗一切耳部疾病,放血时间,中午11-1点。治疗慢性耳朵8、心肝区在上肢的前臂掌侧端在心包经画一条直线,靠近尺侧骨尺侧是肝区挠侧骨是心区治疗心肝疾病放血时间上午7针刺放血的医疗作用:泻热、止痛、镇静、消肿、解毒、急救开窍、化瘀消徵9、太阳区定位颞侧附近青筋放血,放血时间在中午11-1点,在此处放血时一定注意小动脉血管有一定危险。点刺放血法适应症较多,而且有独特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高热、中暑、中风、溺水、煤气中毒、食物及药物中毒:用点刺法。高热,取十宣;中风,取手十二井穴;中暑,取尺泽、委中,或点刺十宣穴,并在肘窝曲泽穴、腘窝委中穴拍打,待其充血后点刺;溺水,取人中、会阴;煤气中毒,取太阳;食物及药物中毒,取大椎。 2.头痛、胃痛、胸痛、腰痛、胁痛、腹痛:以上属实证、热证者用点刺法。头痛,取太阳、百会;胃痛,取足三里、膏肓;腰痛,取腰俞、委中;胸痛,取心俞、膻中;胁痛,可用双手指尖分别顺左右胸胁间推揉,由慢渐快,由轻渐重,皮肤红润为度,然后寻找红点点刺出血;腹痛,取足三里、厉兑。 3.痛经、崩漏、滞产、恶阻:以上属实证、热证者用点刺法。痛经,取太冲、大敦;崩漏,取足三里、隐白;滞产,取三阴交、至阴;恶阻,取三阴交、行间;乳少,取中冲、足三里。 4.小儿发热、急慢惊风、脐风、吐泻:用点刺法。小儿发热,取商阳、关冲,或点刺井穴;急惊风、脐风,取人中、十宣、涌泉;慢惊风,取行间、足三里;吐泻,取商阳、公孙。 5.目痛、耳鸣、耳聋、鼻衄、牙痛、咽喉肿痛:以上属实证、热证者用点刺法。目痛取太阳、攒竹、太冲;耳鸣、耳聋,取中渚、侠溪;鼻衄,取迎香、印堂、二间;牙痛,取颊车、内庭;咽喉肿痛,取少商、内庭。均可取耳尖、屏尖、轮1~轮6,速刺放血。少商(扁桃体发炎)、商阳(大肠有热、便秘)、关冲(目赤、头痛)、少泽(明目)、耳尖(高血压、感冒)、内庭(胃热)、八邪八风(四肢麻木)、委中(腰背痛、下肢放射性麻木)。(效验良方)
单穴的临床应用1.1 太阳 属经外奇穴,位于头颞部。因十二经气血皆上注于头,故刺之不仅能调节局部气血,而且可以通调十二经气血,具有调和气血,清利头目,疏风泄热,通窍止痛之功。临床上单刺太阳放血,主要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如眩晕、面痛、眼病、耳鸣、耳聋、齿痛等。典型病例 马某,女,58岁。主诉:发作性眩晕6年余,时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致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经多方医治未见效,近日再次发作。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如坐舟中,伴见恶心呕吐,睁眼尤甚。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治疗:取双侧太阳穴三棱针挑刺出血,血止加拔火罐,出血量约15ml。结果:针后诸症即得控制。3日后复诊,又依上法治疗1次,随访至今未复发。1.2 尺泽 属手太阴肺经“合”穴。肺主气,主宣发肃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肺朝百脉,百脉运行气血于周身。“合”穴又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处,刺之调理气血作用显著。故尺泽穴具有清宣肺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临床单刺尺泽出血既能治疗肺脏疾患,如咳嗽,气喘。又可以主治上肢及肩部的疼痛,麻木等。典型病例 刘某,女,51岁。主诉:右肩酸痛伴功能障碍近两年。因夏季露卧窗下致右肩疼痛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夜晚痛甚,检查: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压痛明显,右肩前举60度,外展40度,后旋手背仅及臀部,舌暗淡有瘀点,脉弦。诊断:肩关节周围痛。治疗:取患侧尺泽穴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加拔火罐,出血量约15ml。结果:治疗完毕后,患者自诉疼痛减轻,右肩前举达90度,外展达60度,后旋手背可触及第三腰椎,后每隔1周刺血1次,并嘱病人配合作肩臂活动,共治疗3次,疼痛消失,功能恢复。1.3 委中 属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太阳为多血少气之经,宜刺出血。“本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针灸穴名解》),因足太阳经“入络脑”,循行于腰脊、下肢部,且太阳主表,委中又乃经气汇聚之处,故刺之醒脑开窍,疏风清热,调和气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显著。可主治腰腿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腰痛和下肢病等以及中暑、热病。典型病例 邓某,女,30岁。主诉:上背部肿痛7天,高热2天。检查:在右肩胛内侧缘,约平第4椎处可见一5cm×6cm的肿物,色红,触之中等硬度,较周围皮肤温度高,测体温为38.5°C,舌苔黄燥,脉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L,中性90%,淋巴10%。诊断:背痈。治疗:取双侧委中穴三棱针点刺放血,血止后加拔两次火罐,以求增大出血量,使总出血量达30ml左右。效果:治疗后第2天体温降至37.3°C,疼痛明显减轻,红肿面积缩小,3日后复诊血象恢复正常,疼痛消失,1周内背痈消散痊愈。2 双穴的临床应用双穴配合使用,不仅能提高单穴治疗某些疾病的临床疗效,而且还扩大了治疗范围。2.1 太阳配尺泽 太阳位于头部,尺泽位于上肢部,二穴相配善治头面、五官病及身体上部疾患。如面瘫,头痛,眩晕,单取太阳疗效欠佳者,颈部疾病,斑秃以及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哮喘较甚者。典型病例 李某,男,9岁。其母代诉:患儿息幼即有咳嗽、气喘,发病时咳嗽、喘促、喉间痰鸣、咳吐粘痰、不能平卧,虽用安茶碱、麻黄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又常在夏日因受凉而诱发。胸部X光透视检查报告,两肺纹理增粗。诊断:慢性气管炎。治疗:取双侧太阳、尺泽穴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加拔火罐,出血量10ml左右。结果:先后刺血2次,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喉间痰鸣音消失,饮食增加,体质增强。1年后随访;咳喘基本痊愈,仅在受凉后偶尔咳嗽几声。2.2 太阳配委中 二穴相配其醒脑开窍,清热解毒作用显著。可主治神志病如癫狂痫病,昏迷,惊厥等。痈、疽、疔、疮病情较重且伴有高热者,高血压病初期及其他热性疾病。典型病例 赵某,男,28岁。代诉:患者因受精神刺激而精神狂躁,意识昏乱月余。发作时忽而狂笑,忽而啼哭,打人毁物,昼夜不寐。检查:仪容不整,情感失常,对答不切题,注意力涣散,检查尚合作,心肺正常。诊断:精神分裂证。治疗:取双侧太阳、委中刺血。方法同前,共出血约80ml,血色暗红。结果:刺血治疗后患者当晚即安然入睡,次日醒后神志清楚,状如常人。后每隔7天刺血1次,共治疗3次即获痊愈。2.3 尺泽配委中 尺泽乃手太阴肺经“合”穴,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难经·六十八难》),故二穴相配可调理胃肠,止吐止泻,善治胃肠病和肝胆疾病;肺主表,主皮毛,主宣发,太阳又主一身之表,故可疏风,清热以解表治疗外感病及皮肤病;且因尺泽、委中分别位于肘膝关节,又可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治疗四肢疾病。典型病例 晁某,男,64岁。主诉:恶心呕吐,腹泻2天。因进食剩菜而自觉胃脘部不适,恶心有时呕吐,大便稀而臭秽。日5次,纳差,乏力。检查:胃脘部压痛,舌苔腻,脉弦缓,诊断:急性胃肠炎。治疗:取尺泽、委中刺血,方法同上。结果:当日恶心呕吐消失,腹泻减至2次日,次日亳针刺中脘、内关、上巨虚而愈。3 三穴配合临床应用由于太阳、尺泽、委中位于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别代表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因此,三穴刺血不仅能调和局部气血,而且对全身的气血也具有通调作用,故三穴同用多主治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急性尿毒症、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惊风、脑炎后遗症。典型病例 唐某,男,59岁。代诉:右侧肢体偏瘫4个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清晨起床时,突然感到右侧肢体麻木,失灵,医院。经检查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现症右侧肢体活动失灵,讲话时舌体强硬,转动不灵,右侧拇指内收,持物无力,精细动作差。检查:血压毫米汞柱。诊断: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治疗:取太阳(双侧)、尺泽(患侧)委中(患侧)、三棱针点刺放血,血止加拔火罐,出血量达60ml左右,结果:治疗后逐渐感到肢体轻快,行走有力,右手可提一壶水,后经刺血治疗3次,偏瘫得以纠正,肢体功能恢复,言语清楚,于当年11月份返工作岗位。4 讨论太阳、尺泽、委中均是刺血要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指出“忽然眼痛血贯清,隐涩羞明最可憎,若是太阳除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太阳,在额紫脉上,出血,三棱针刺之”。《素问·刺腰痛论》载:“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委中别名)太阳正经出血”《灵枢·热病》则曰:“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中及血络出血。”清代叶天士也谈到“治疗疔毒生唇上,在大腿弯中青筋上,用银针刺出血即愈,此名委中穴。”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太阳穴放血治疗流行性结膜炎,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血象升高或降低者,均可调整到正常范围,针刺尺泽出血3~8ml,对24例瘀血病人刺血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进行观察,统计学结果表明:此疗法对微血管的血色、流态、瘀点、流速都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对袢顶增宽率改善不明显,说明刺血改善了微循环障碍,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从而改变了组织缺氧状态。总之,太阳、尺泽、委中三穴处血络丰盛,视而可见,易刺出血,且临床验之其调和气血,化瘀通络,泄热解毒,醒脑开窍的作用显著。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提出的“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的治则,凡辨证属于热证、实证、瘀证者,均可取用上述三穴来治疗,也可根据情况,适当配用他穴,只要辨病,辨证准确,选穴、刺法得当,用之每获良效。泻血点的位置 ·1号:头痛穴: 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1-17-9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2号:胃脏穴: 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3号:根穴: 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2-3-6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4号:感冒穴: 感冒初期对4-18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5号:心绞痛穴: 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 *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现代医学技术视为不可治愈之症。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由于瘀血的存在不能使血液循环正常进行而引起的。可人们只注意对表面现象的治疗,而不去探索血液循环不畅的根源。实际上这些症状对4-32-5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但我不想劝说人们采取泻血疗法,前面所列举的病症都是因为人体内脏器功能已经受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后才能实施泻血治疗。泻血的顺序应从2号-3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6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然后可对4-32-5穴位进行泻血,最好要与中药配合治疗。 ·6号:高血压穴: 此部位是高血压的特效穴位,人的血压升高时,只要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血压就会马上降下来。但为了防止复发,再继续按我在这本书上所讲的基准进行泻血,就可以保证高血压不再复发。高血压穴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对慢性疲劳、下肢无力也有很好的疗效。服用人参、鹿茸、蜂蜜等补药后易上火的人,对高血压穴位进行泻血后服用就不上火了。 ·7号:肩臂疼穴: 此穴位对肩部肌肉胀疼等症状有疗效。对于手发凉多汗、手掌干裂等症状,要对7-15-22号穴位进行治疗。40岁或50岁肩臂痛,只要对7-43号穴进行泻血就一定会治愈的。 ·8号:肾肝穴: 此穴位是恢复肾脏及肝功能的穴位。脸色、眼、大拇指内侧发青的,脸上背上有很多小疙瘩的人,都是因肝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现象。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消除这些现象的。睡觉起来后腿脚、周身浮肿或突然增加体重的(一个月约2公斤以上),这是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肥胖,采取正确的泻血疗法,这些症状也会消失。 ·9号:癫痫穴: 此穴位是人体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发生癫痫病的60%是因为此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为了治疗癫痫病,首先要对2-3号穴位进行泻血,待出血后再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出血很顺利时,对7-9-1号穴位进行泻血会有更好的疗效。
有益点个赞,喜欢就评论,真爱请转发!
编辑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深圳市金寿堂 深圳市金寿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亲,喜欢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